▎“箱根樂養生態平臺賦能”系列文章之六
農文旅康融合發展,箱根樂養生態平臺賦能。
最近,全球康養研究院溫泉專業委員會(GWI)發布了《2022年全球溫泉產業發展趨勢》,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十五個國家的溫泉產業,作了一個總體判斷。
結合該報告的內容,中國旅游協會溫泉旅游分會主辦的行業雜志《中國溫泉旅游》(2022年7月刊)對王捷董事長進行了專訪。專訪中,王捷董事長結合國內溫泉康養的發展現狀,對該報告進行了全面解讀,并且分享了他對溫泉旅游、溫泉康養的新觀察、新思考。
本期,我們分享專訪全文,供行業同仁參考交流。
王 捷
中國旅游協會溫泉旅游分會 副會長
亞太溫泉與氣候養生旅游研究院 院長
箱根集團 董事長
溫泉康養一直是業界關注的熱門話題,疫情重創了旅游業,但卻給溫泉康養帶來新的機遇和強烈的市場需求。
最近,全球康養研究院溫泉專業委員會(GWI)發布了《2022年全球溫泉產業發展趨勢》(以下簡稱報告),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十五個國家的溫泉產業,作了一個總體判斷。報告中提出了人們越來越認可溫泉的康養價值、溫泉領域成為投資熱點、豐富的溫泉產品提升了游客體驗感等五大趨勢。
全球康養研究院(GWI)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有關康養研究和傳播的權威機構,其下屬的溫泉專業委員會(Hot Spring Initiative)近些年來每年都會邀請全球溫泉行業比較發達的主要國家和地區的著名專家,撰寫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溫泉行業發展趨勢報道和分析,然后會在此基礎上撰寫全球溫泉行業發展趨勢報告。
作為國內權威的溫泉康養研究專家,中國旅游協會溫泉旅游分會副會長、亞太溫泉與氣候養生旅游研究院院長、箱根集團董事長王捷,認為這份報告十分權威和全面,對全球各國的溫泉產業做了系統的梳理并作出了準確的判斷。
結合國內溫泉康養的發展現狀,他以融貫東西、兼收并蓄的格局與理念,對該報告進行了全面解讀,分享了他對溫泉旅游、溫泉康養的新觀察、新思考。
溫泉康養是大勢所趨,它將推動溫泉行業變革式轉變,對溫泉行業的發展,意義深遠。
疫情促使人們重新認識溫泉的康養價值
《中國溫泉旅游》:在這份報告中,提到了人們逐漸意識并認可溫泉的康養與療愈價值,這個趨勢對溫泉行業來說意味著什么?
王捷: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解讀:
這是后疫情時代人們對溫泉的康養和療愈價值再發現和再重視。其實,在全球范圍內,人類對溫泉的康養和療愈價值的認識和利用至少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十九世紀下半葉和二十世紀上半頁,歐洲大部分國家已經將溫泉醫療(包括預防、治療、康復和療養)納入國家醫療保健體系之中。只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隨著現代醫學的迅速崛起并壟斷了醫療主要話語權和利益,溫泉的醫療功能才逐漸被邊緣化了。
在后疫情時代,溫泉在提升免疫力、增強自愈力、平衡身心、緩解壓力和負面情緒、親近自然、回避病毒傳播等方面的健康價值日益凸顯,有些國家的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借此機會策劃新產品、開展各種營銷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對中國溫泉行業中有條件的企業來說,應該抓住后疫情時代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的價值,把健康置于生活的首要地位這樣一個窗口期,重新認知和定位自己的市場和業務,快速轉變觀念和經營模式,把健康元素和健康產品導入經營體系,逐步實現經營模式的轉型升級。
《中國溫泉旅游》:溫泉是自然療法的一種,歐洲的溫泉康養注重的是實際療愈效果,國內的溫泉康養注重的身心感受,更多的是以放松、度假的心態,這兩者的市場需求不一樣,是否導致兩者溫泉康養的發展方向、產品的模式都不一樣?
王捷:溫泉是一種自然療法。所謂自然療法就是按照一定的方式方法有效地利用空氣、陽光、水、森林和健康食材等自然療養因子作用于人體,從而增強人的免疫力和自愈力以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醫療康復體系。
由于這兩種模式產生的文化、政策、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和技術背景不同,所以在中國溫泉產業發展的初期階段,呈現出的主要功能是休閑娛樂、放松解壓、商務接待、社交聯誼、旅游度假等,健康的功能僅僅體現在中醫養生、保健按摩和食補等方面,并不追求療效。
而歐洲的溫泉行業早在兩千多年前就走在了以醫為主導的路徑上,特別是近代以來,歐洲溫泉醫學越來越成熟,到十九世紀后半葉逐步爭取到了在國家醫療保健體系中的地位,不僅取得了消費者的信賴,更是獲得了政府的資助并納入了醫保體系。在此基礎上,才形成了以療效為主導的行業特征。
當然,歐洲溫泉的休閑娛樂傳統也是源遠流長的。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歐洲溫泉的休閑、娛樂和社交功能就已經非常發達。近代以來,歐洲溫泉的休閑娛樂化和旅游化特征一直沒有消退,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歐洲溫泉更是從偏重治療向偏重預防和康養休閑發展。
事實上,現在全球溫泉的主流發展趨勢就是樂養,是快樂康養,是休閑娛樂與康養度假融合發展。
換句話說,未來全球溫泉行業發展的大趨勢是兩種模式是各美其美,相互尊重、相互交流、融合發展。
人才是發展溫泉康養的當務之急
《中國溫泉旅游》:現在大家都對康養表現出很大的熱情,紛紛加大對溫泉康養方面的投入,那么,在做康養產品時,怎樣做才具有落地性和競爭力?
王捷:康養這個概念除了有養老康復的含義外,其核心理念應該是“治未病”,是以預防身心疾病為目的的一種積極主動的健康行為或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和堅持,但是,除了少數先覺先行者,大部分國人的康養理念和康養生活方式的教化、價值認知和習慣養成仍需要很多年的努力。
這就有考驗消費者是否愿意為未來的健康而付出的問題,也要考驗溫泉企業是否愿意為新市場和新產品而付出,在開發溫泉康養產品和市場時是否意識到這是一個需要耐心培育的中長期市場。
當然,這是指的溫泉康養市場“非剛需”的方面,其實,溫泉康養市場也有“剛需”的一面,在功效性康復治療、精神康養、職業病防治、職工療休養和有關人壽及健康的商業保險等領域,溫泉康養已經開始成為“剛需”產品,并且已經有一些企業敏銳地抓住了這個市場機會,成功地淘到了金子。
《中國溫泉旅游》:報告中提到了溫泉康養人才教育培訓。發展溫泉康養產業,人才是很重要的一環,這些人才應該具備哪方面的素質?怎么培養?
王捷:主要兩類溫泉康養人才,一是康養運營管理人才,一是康養技術與服務人才。第一種是最緊缺的,即便是在國外也缺乏這種人才。這種人才不僅要具有醫療保健和健康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識和經驗,還要有市場營銷和運營管理方面的經驗和才干,目前這方面合格的人才在我國溫泉行業實在是鳳毛麟角;第二種人才比較好辦,只要招聘到有一定專業背景和基礎的員工,進行系統培訓和在崗鍛煉之后,很快就會達到要求,并且容易批量培訓和生產。
第一種人才的應急方案是,可以在健康相關行業中遴選合適人員,對其進行專業的溫泉康養和經營管理方面的培訓,然后在一線管理崗位上培訓鍛煉,再放到康養管理崗位上鍛煉培養。例如中國溫泉商學院就可以承擔這樣的培訓任務。另外就是從現在在崗的行業精英管理人才中遴選,經過系統的醫療保健、健康管理和溫泉康養知識培訓后,再放到康養管理崗位上鍛煉成長。
目前國內沒有專門的康養管理教育培訓機構,也不容易從國外引進人才,因此,這是發展溫泉康養的當務之急,也是需要全行業一起思考和努力的事情。
《中國溫泉旅游》:溫泉康養已有溫泉在實踐著,它們有成型的產品,有一定的市場效益,像遼寧湯崗子療養院、云南騰沖火山熱海、浙江的唐風溫泉等,但消費者,更偏向于目前的度假型、休閑娛樂型的溫泉產品。對此,您怎么看?
王捷:剛才已經提到了,溫泉康養市場需要時間和耐心來培養。首先,對于“剛需型”的康養產品而言,例如可以緩解和治愈肌肉骨骼疼痛、代謝性疾病和睡眠障礙等疾患的康養產品,只要真的有效,肯定會逐步吸引到消費者的。
例如湯崗子醫院和唐風溫泉在這方面就是成功的例子,但這是有資質、技術和人才門檻的,一般溫泉不容易做到;對于“非剛需型”的溫泉企業而言,如果加入一些康養主題和康養元素,真的把休閑、娛樂和度假產品做到位了,給消費者帶來真正的放松解壓、歡樂怡情,神清氣爽、身心平衡,那也一定會吸引消費者的。
掃碼加企業微信
深度交流溫泉、康養、文旅、鄉村振興的相關問題
重慶箱根溫泉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023-63106319
186-9672-6706
156-9678-0001
掃一掃
官微更有料